“数字人刘邦”跨越两千年“现身”第三届汉文化论坛
中新网徐州11月5日电 (唐娟 朱志庚)11月5日,数字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江苏徐州开幕。人刘现场长约5分钟的邦跨开场短片上演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相见”视听盛宴。通过 AI新技术赋能,越两汉高祖刘邦——不再是千年古籍中静态的文字或后世想象中模糊的画像,而是现身以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人形象,穿越时空,第届昂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汉文化论
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现场,数字“数字人刘邦”与众人“相见”。人刘 朱志庚 摄这不仅是邦跨一次信息技术的集中展示,更是越两经过全国10多位权威史学、考古学、千年美术史专家的现身再三考证与严格把关,利用人工智能,第届对这位汉文明塑造者进行的一次最接近真实历史的容貌复原。
关于刘邦的长相,史料与传说交织,充满了神秘色彩。《史记·高祖本纪》为他描绘了一幅经典的“帝王相”:天庭饱满,额头丰盈,鬓角和胡须美观,更传奇的是,左腿上长了72颗黑痣。这些记载,无疑为刘邦的形象笼罩上了一层“真龙天子”的神性光环。
AI究竟如何还原出一个“最接近真实”的刘邦?整个过程如同一场严谨的科学考古。专家们首先对信史中“隆準”“美须髯”等有效信息进行提取,作为核心骨骼。同时,参考汉代兵马俑、壁画、雕塑中的人物面部特征,为AI提供了时代审美与人体结构的数据库。AI通过学习海量的汉代人物图像数据,并理解输入的文本指令,最终“计算”出一个既符合历史记载,又具备生动气韵的刘邦面容。他不再是神坛上虚幻的“真龙天子”,而是一位目光深邃中透着睿智与豪气的开国帝王。
5日上午这场“亮相”远非简单的登台,而是一场精心构建的“情景再现”。“数字人刘邦”并未静立,而是还原了他击筑而歌的经典场景。随着筑声铿锵,他本人也沉浸于韵律之中,吟诵响彻千古的《大风歌》。
“飞骑”铭陶骑马俑奔腾,陶跪坐甲胄俑枕戈待旦,陶绕襟衣女舞俑甩动长袖……来自徐州博物馆的西汉陶俑组,也成为5分钟开场片叙述的焦点。(完)
- ·《王牌对王牌9》:见证王牌“地契”最终归属
- ·巴西帕拉军警努力学中文 迎202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备战十五运会 樊振东、陈梦、孙颖莎、林诗栋等齐聚训练场
- ·扎根中国,美企在进博会作出长期承诺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任秦绪文接受审查调查
- ·债市“科技板”落地半年 发行规模达1.38万亿元
- ·我国科研团队在MLCC辐射效应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 ·国内外代表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 广西水果圈粉外商
- ·湖北傩面匠人:刀笔刻“春秋” 匠心守“傩魂”
- ·(文化中国行)千年宋陵四季“走红”背后:历史和农耕“活态”共生
- ·东方雨虹30周年:十大领先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第一生产力”
- ·智能网联汽车决胜“下半场”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AI海洋大模型“瞰海”
- ·蓝皮书:进博会助力全球数字贸易基建发展
- ·社院青年来谈“新”丨《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
- ·重庆今年以来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142起 打击处理192人
